五月的风,吹向健康|北大六院张卫华教授坐诊正阳,精准诊治精神心理难题
2021-05-24 11:10:14 青岛正阳心理医院

五月的风,吹来健康的力量。22日上午,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张卫华教授莅临正阳指导交流,携手我院医师团队开展“多对一”联合会诊,共同探讨患者发病机制,把握治疗重点与难点,在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治疗方案的同时,也推动我院诊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。

 
 
会诊当天,张卫华教授不顾舟车劳顿,在医务科孙主任和各病区主任的带领下,早早来到病区活动室看望患者。在这里,专家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,在病患的日常照护方面与主治医师展开了亲切交流。
 
在老年病区参观指导期间,张卫华教授为年轻的医师解疑答惑,针对老年精神病人的起居护理和用药方案给予了诸多建议。
 
 
 
会诊现场,张卫华教授耐心细致的为每一名患者分析病情,从用药方案、心理疏导等多方面,针对性剖析了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,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程,制定出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。
 
 
小刘今年21岁,第一次发病是在六年前。15岁那年,他变得无端兴奋、情绪激动,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左。小刘回忆说,自生病后,他曾先后入院六次,兴奋状态褪去后觉得思想非常混沌,身边的一切都显得不太真实。交流过程中,小刘表达了对回归正常生活的渴望。张教授鼓励他要积极劳动,摒弃那些冲动的想法,配合医师治疗,按时按量服药。
 
 
随后,教授和主治医师展开了深入的病情探讨。针对患者的不真实体验感和冲动暴戾的病情特点,教授认为小刘属于人格障碍,结合病程特点来看,抗兴奋类药物不宜大剂量使用。此外,教授建议医师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鼓励患者,从心理疏导层面开解他的冲动情绪,避免其与社会脱节。
 
 
“什么声音都有,又多又杂。我的耳朵和脑子要受不了了……”老孙今年43岁,一见到张教授,他就大倒苦水,这些年来老孙饱受幻听的折磨。有一次,耳朵里的声音把老孙的怒气彻底点燃,他拿起一把菜刀,径直走出家门,恨不得和身体里的声音同归于尽。
 
 
结合老孙的病程发展和既往治疗效果,张教授和主治医师分析道,患者属于典型的精神分裂症,鉴于老孙目前的症状表现较为严重,后期治疗应加大药量,抑制其冲动行为和自杀想法。
 
 
24岁的小李自初中辍学后,在发病的七八年时间里,一直没能正常工作与社交。强大的束缚感与压迫感,让小李非常痛苦,她卷起裤腿时,大家看到了她伤害自己时留下的一道道疤。小李告诉张教授,每当看到可爱的小猫时,她就有种强烈的虐待、杀害想法,自己常被这种疯狂的想法吓到。
 
和教授的交谈过程中,小李还表达出自己隐秘的情感,她说自己喜欢上病区里一位50多岁的女病友,“我很讨厌这种感觉,但我控制不住…”张教授安慰小李道,不必过分排斥这种情感,对敏感多疑、缺乏关爱的小李来说,女病友的鼓励与安抚让小李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。
 
 
随后,张教授和主治医师展开了联合会诊,鉴于患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强迫思维,教授判断其为精神分裂症,从治疗效果来看,教授肯定了目前的治疗方向和用药方案,并建议加大抑制强迫性思维的药物剂量,未来应着重于预后治疗,和家属做好沟通,利用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。
 
 
截止目前,“名医进正阳”会诊计划,邀请到了许多国内精神卫生专家来院会诊交流。他们中间,不乏七八十岁的老人,即便随身携带治疗药物,也仍旧奔走在精神卫生医学前线,那关切的眼神、温暖的问询、弯身倾听的姿势……无一不是对患者的真情流露,他们是高山仰止的学者,也是和蔼可亲的长者。
 
走出心魔、拥抱暖阳,我们一直在努力!接下来,更值得期待……
5月28日,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吕路线院长坐诊正阳
5月30日,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李达主任来院会诊
 
 

心理援助热线:0532-58977120 疫苗接种咨询热线:13006537790

版权所有 青岛市正阳心理医院 地址:青岛市城阳区艳阳路100、100-2号

服务热线:0532- 58977120

院长信箱:qdzyyy@foxmail.com 备案号:鲁ICP备18039188号-1